AG亚娱集团

甘肃AG亚娱集团集体股份有限公司LOGO

党的建设

您目今的位置:首页 > 党的建设 > 纪检监察

学习微课堂||纸短情长见家风(三)

日期: 2024年05月29日|来源: 学习时报| 字号:【 |打印

家书,是联结家庭情感的纽带,是映照家风建设的明镜 。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书,不但仅是相同信息的工具,更蕴藏着理想、教诲和关爱 。认真品读,纸短情长,风骨修养,尽在其中 。

坚定不移的理想志向

俗话说:“不怕路长,就怕志短”,家风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教育子弟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。红色家书中有决心,有志向 。一封封书信,展现了革命者积极向上的追求,理想信念令人动容 。

王若飞在给舅父黄齐生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吾幼受舅父教养之恩,未有寸报……我之读宗教书籍,只是为知道其时及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怎样在思想上反应出来,我们的哲学,是认为一切工具都是在流动变革着 。我们不但要认识世界,并且是要革新世界……”他在信中一方面感恩舅父,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法批评其过失认识 。家书不但仅通报情感,更有思想的交流,纠正家庭成员的过失认识,从另一个角度而言,也是革命者自身信念坚定、立志革新世界的体现 。

俞秀松于1920年3月给父亲俞韵琴的信中写道:“实验我的思想生活,想流传到全人类,使他们配合来享受这甘美、快乐、泛爱、相助、自由……”随信附上的是俞秀松加入北京工读相助团后拍摄的照片 。言语间,可见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追求新思想、体验新生活的信心和喜悦 。1923年1月,俞秀松写信向怙恃汇报自己决意从事军事斗争的计划,他在信中说:“我之决志进军队是由于目睹各处工人被军阀无理的压迫,我要救中国最大大都的劳苦群众 。”体现出打倒军阀、解救劳苦公共的高尚理想和坚强决心 。

没有理想,生命会变得惨白 。罗瑞卿致信女儿罗点点说“要做‘大鹏鸟’,决不做‘蓬间雀’”;罗荣桓致信女儿罗玉英说“为人民效劳,已成终身职业”;王稼祥致信堂弟王柳华说“做个廿世纪的新青年”……革命先辈在家书中表达理想和志向,激励自己也勉励了家人 。

责任编辑:朱珂宁



    网站地图